![]() |
天然氣公司施工人員安裝管道設施。
|
![]() |
武昌大成路小秋水餃吸引許多游客前來體驗武漢過早文化。
|
武漢晚報訊(記者陶常寧 通訊員費帆 殷駿)10月10日下午,隨著天然氣施工人員打開爐閥,一簇簇藍色火焰隨即升騰而起,標志著武昌區(qū)大成路“過早一條街”上的網(wǎng)紅店——小秋水餃順利完成天然氣管道改造工程并正式通氣運行。這家擁有47年歷史的餐飲老店,從此告別了用餐高峰期頻繁更換煤氣罐的不便。
提及小秋水餃,可謂是無人不曉。憑借“現(xiàn)包現(xiàn)煮、皮薄餡鮮”的獨特魅力,每天吸引著絡繹不絕的食客,成為武昌大成路漢味美食的“人氣擔當”。隨著生意日益興隆,用氣量也不斷增加,平均每天需要更換5瓶液化氣。“煤氣罐不僅占用空間,而且在客流高峰時更換,勢必會影響出餐效率。”店主李玲坦言,頻繁更換煤氣罐一度成為她的心頭之患。
大成路作為武漢知名的“過早一條街”,因其車流量大、人流量密集、場地狹小且地下管線復雜,給天然氣管道改造帶來了不小挑戰(zhàn)。自“瓶改管”工作啟動以來,這條美食街只有少數(shù)燃氣用戶完成了“瓶改管”改造。
與李玲此前的想法一樣,不少美食街餐飲商戶擔心:“瓶改管”施工過程較復雜,施工期間會不會影響正常營業(yè)?不少商戶對“瓶改管”猶豫不決。
了解到這一情況后,武昌區(qū)城管部門聯(lián)合街道、燃氣企業(yè)及施工單位多次實地考察,為小秋水餃店量身定制了“錯峰施工”方案,并協(xié)調市政等部門開辟“挖掘占道綠色通道”。通過利用夜間歇業(yè)時段進行管道鋪設,既保障了店鋪白天正常營業(yè),又將對交通的影響降至最低。
“非常感謝城管部門和街道的貼心服務,整個施工期間店鋪運營未受影響。”李玲感激地說。
對于改造后是否會增加成本的擔憂,黃鶴樓街道綜合執(zhí)法中心執(zhí)法人員專門帶李玲走訪了已完成“瓶改管”的商戶,了解改造前后的成本變化。通氣當天,李玲算了筆賬:預計改造后用氣成本可下降約30%。
“液化石油氣需要頻繁更換氣瓶,經(jīng)常操作閥門、移動管道,店里客流又大,一旦出現(xiàn)問題,后果不堪設想。”李玲認為,只有安全和效率雙雙提升,老店才能守護住傳統(tǒng)味道,贏得好口碑。
據(jù)悉,大成路上有多家美食早餐店??吹叫∏锼湷晒崿F(xiàn)“瓶改管”后,多家餐飲商戶主動申請接入天然氣。
武昌區(qū)城管執(zhí)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武昌區(qū)將秉持“應改盡改”的原則,為滿足天然氣管道改裝條件且有改造意愿的商戶,協(xié)調制定方案并積極推進施工改造。